食品安全紀錄片觀后感
張國航(輕紡)2013141504005 看了美國紀錄片《食品公司》,被導演所揭示的食品行業真實狀況所震驚。最令我震撼的是我們餐桌上的白肉雞,從孵蛋到成雞宰殺,不超過2個月,雞蛋自流水線檢驗后被傳送帶自動送到孵化器,然后被送往封閉式廠棚。沒有藍天白云,沒有陽光雨露,更沒有青草蟲子,這些可憐的小生命在冰冷的機器中,啄著復合飼料,拼命長大。由于飼料中添加了大量的抗生素、激素等物質,雞胸肉和雞大腿快速肥大起來。但是大部分的雞都稍走動兩步就會倒下,因為雞的內臟因生理系統紊亂而功能衰竭。想起了小時候吃的雞肉,僅揭開鍋蓋那一刻飄出的香味,都讓人垂涎三尺。小時候的豬肉,用白開水煮,都能飄香十里,F在的豬肉,任憑怎么烹飪,都沒有了原始的鮮香。今年十一去云南旅游,在一個偏僻的馬路邊,吃到了久違的鄉下土豬肉,回味無窮,F在的蔬菜水果不分季節,想吃隨時都能買到,色澤亮麗無比卻食之無味。超市里的食品琳瑯滿目,包裝盒精致漂亮,圖片上的農場干凈整潔,草地茂盛清新,給人以衛生、營養、天然的感覺,而事實上,這些只是圖片,跟產品本身無關。 這部影片真實地展現了 一個觸目驚心得讓人不知所措的真實。 隨著工業文明的高度發展,各種各樣的食物也變得供不應求,但在這看似繁華的背后, 食品安全卻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影片從快餐業入手,逐步向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延 展開去,揭露了大型食品公司經營者為了獲取高額利潤不惜改變動植物的生長方式和生長周 期,他們在經營上取得豐厚的利潤,而代價卻是公眾的健康和安全。在看似清潔的食品加工 流水線上,沙門氏菌和希氏大腸桿菌毫無阻礙滲透到食物當中,毒害著人類的生命。由于政 策等方面原因,人們無法也無力拒絕大公司強加于身的迫害。在金錢和欲望面前,我們自取 滅亡。今天的人們生活在一個物質尤其是食品極大豐富的年代,幾乎走進每一家超市,映入眼 簾的都是看上去極具誘惑力,足以充分挑逗人們視覺、味覺、觸覺等美好感官享受的食品, 哪知這種光鮮表象下掩蓋了美國食品業被幾家大型食品公司壟斷、操縱并肆意統治的現實。 看著超市里琳瑯滿目的食品,人們也許會欣慰于自己生活在一個口?梢缘玫綐O大享受的時 代,可一旦追蹤其源頭就會不可思議地發現,原來這些看上去品種繁多的食品只不過是改頭 換面的玉米或大豆而已。 由于玉米不可思議的低投入和高產量,為許多種食品生產提供了極大的降低成本的空 間,并且高科技又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通過高科技手段,可以用一種原料通過 各種物理和化學的調配創造出口味各異的食品,從影片上了解到美國超市里 90%以上的食 品中都含有成本低廉的玉米或大豆的原料。 雞不可避免地成了農業高度工業化的犧牲品。你能想象一只 5.5 斤重的雞從雞蛋孵化到 割殺,只用了短短的49 天時間。表面看來,雞農和那些大型食品公司都皆大歡喜,可通過 影片展示的現實的所謂高科技的飼養程序就會發現:這個過程實在是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由 于生長期短,這些雞的骨骼和內臟跟不上這樣的發展速度,很多雞只走幾步就跌到了,因為 它們的身體無法支撐自己的重量,并且雞飼料里摻入了大量抗生素,雞食用后再傳遞給人, 而抗生素用多了細菌就會產生抗藥性,可想而知人如果吃了這種雞會有怎樣的后果。為了讓 雞保持鎮靜便于處理,雞舍里通常是黑暗的,也就是說成千上萬的雞從孵化出來那一天一直 到成為人類的食品,可能一天也見不到陽光,雞的飼養過程已經不是農業的范疇了,完全變 成了工業生產線的流水化操作。就像紀錄片里的一位被采訪者所說,人們已經沉迷于應該怎 樣將一件事做得更好,去忘記了思考這件事是否應該這樣做? 再來深受其害的是牛。牛原本是不吃玉米的,并且牛的消化系統原本也不是為消化玉米 而設置的,它更適合消化各種草類,于
是喂養大量玉米的結果就是使牛的身體里滋長并相互 感染了更多的大腸桿菌,進而發生變異,導致一些新的菌群在全球范圍內大量蔓延,從而讓 這些可怕的細菌通過食物不可避免地感染到了人,并且導致小孩的死亡,這是不可原諒的, 我對此非常地心寒。 從影片可以看出食品業集約化、工業化的生產過程不僅人為割裂了農業與自然的親密聯 系,而且這個過程看似從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食品生產的成本,實際上在商品流轉的整個供應 鏈耗費了大量的能源,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和破壞,而這方面的成本卻是無法估量的。 我自己感覺現在的食物不能深究,你要搞明白它是怎么生長,怎么制作的話,是根本吃 不下這些食物的,只怨操控食品市場的那些奸商,為了利潤最大化,為了錢,不顧一般人的 健康,更不會顧及飼養的動物的感受。此外,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也漸漸出現的病毒, 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甲流。
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同樣也不容忽視,毒大米、毒饅頭、瘦肉精、地溝油、三鹿奶?..太多太多的問題食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不斷曝光但是前腐后繼,曝光只是叫醒我們的那個人,而我們依然在這個快悶死的屋子里沒有出路,我們的食品安全環境并未因此得到絲毫的好轉。人們也漸漸無耐到麻木。我國食品安全事件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是企業缺乏誠信和 道德意識,其次是多頭監管體制的弊端。加強社會誠信建設,拯救食品誠信危機,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標準和檢測結果發布體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執法體制,這些需要企業,政府以及每個人去努力,雖然任重道遠但是我們一定不能失去信心。
第二篇:食品安全讀后感 1400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讀食品安全法有感 學號:1102000398 顧清清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這個經濟日趨繁榮的社會,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食品安全問題也就愈演愈烈。
20xx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具體闡述了食品安全風險監視和評估,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生產經營,食品檢測,食品進出口,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等問題。在我看來,這食品安全問題的本質在于人——食品生產經營者。當我讀完食品安全法,我對其中三點印象最深刻,下面就依次來闡述。
首先,第八條中寫到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準和知識的公益宣傳,并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吹竭@點,我的頭腦中就冒出了很多的事件: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 安徽劣質奶粉事件(大頭娃娃事件),染色饅頭 ,瘦肉精等等。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沒有看報紙,如果我們沒有看電視,如果我們沒有上網......我想我們是不會也沒有那么快就知道全國各地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所以,我覺得,新聞媒體對它自身的職責是做得很好的。在社會生活中,新聞媒體扮演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它向我們大眾傳遞了很多信息,F在又是信息的時代,人們不出門就能知道天下事,我想只有各個部門都做好自己的職責,食品安全事故就會相對減少。
其次,第二十八條中有寫到禁止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其中當我看到食品添加劑這幾個字時,一聲警鈴又在我耳旁響起。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而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我們到底應該吃什么?無論是孔雀石綠,蘇丹紅還是甜味劑,防腐劑。人們擔心食品到底安不安全,衛不衛生?這問題的起因是什么呢?就是食品生產者們不法制造食品給人們帶來了恐慌。聽很多在食品廠工作過的人說:“我是絕對不會吃自己廠生產的食品的!庇纱丝梢,食品生產過程是多么的糟糕。
最后,第四十二條中有寫到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下列事項:(一)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四)保質期;(五)產品標準代號;(六)貯存條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八)生產許可證編號。暑假期間我在超市做兼職,做的是牛奶的試飲員。我有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們,
很多人買牛奶要看一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這個是當然的事。沒錯,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確實,消費者在逛超市的時候,除了看商品的使用價值之外,看商品的成分,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都是非常普遍的事。食品安全問題,有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外,我們消費者也要學會保護自己,普及健康食品的知識,在選購,貯藏,食用等方面也要注意。產品沒問題,如果貯藏條件不對,對人的生命安全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危害的。
總而言之,食品安全法制定的規范是很好的,但關鍵是各個部門與生產者們的協調統一。國家,企業,個人團結起來,生產安全健康的食品,做的細心,當然吃的也安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食品安全法的頒布實施,對規范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增強食品監督管理具有重大的意義。相信,我國的是食品安全問題會得到良好的改善。
+ 更多類似范文┣ 3.15晚會觀后感 3100字
┣ 觀食品公司有感 1900字
┣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5500字
┣ 更多食品安全觀后感
┗ 搜索類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