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政治作業
泰山學院附中 2013級10班 田振澤 《2015感動中國》觀后感 晚上八點我們一家人準時坐在了電視機前,看《2015感動中國人物》,當一個個平凡感人的故事在我們眼前播放,淚水和感動在整整2個小時的靜默中伴隨著我們。當我們一次次被真情感動,才會體會到,世界原來這般美好,人情原來這般純潔。該是多么美好的家庭才塑造了這么感人的故事呀!
是呀,世上有許許多多的好人,他們都是那么地高尚、偉大!是我們人生的好榜樣!他們也很平凡,是蕓蕓眾生中平凡的一員,可他們卻在平凡的位置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也使他們的人生也變得從此不再平凡。所以,他們感動著我們。我們的生活需要這樣的好人,我們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用溫暖來營造,需要用善良來創造。
通過觀看這個電視節目,我們一家人也趁機進行了溝通,尤其是對我。電視節目使他認識人需要多做好事,做的好事多了終究會讓人感動!其實我們都明白如果我們都能用心努力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
我覺得我們不應該錯過這些好節目,去感受這些單純的愛,讓自己的靈魂經歷一次洗禮,讓這愛喚醒自己內心深處蟄伏許久的人性的光輝……我們正在成長,希望藉此讓我們去感悟什么是
追求、理想,什么是人性和愛,還有如何面對榮譽、苦難、付出……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小事感動著我們,讓我們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讓我們用最純凈的心去看世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
第二篇:感動中國觀后感 2900字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令人感動的2008溫暖了寒冬,把風雪融化成一股股暖流,掛在了我們的臉頰,匯入了我們的心間。20xx年2月5日晚,我觀看了《20xx年度十大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頒獎晚會》,看完后除了哭的一塌糊涂外,心中卻有種異樣的說不出的感動。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令人感動的2008溫暖了寒冬,把風雪融化成一股股暖流,掛在了我們的臉頰,匯入了我們的心間。20xx年2月5日晚,我觀看了《20xx年度十大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頒獎晚會》,看完后除了哭的一塌糊涂外,心中卻有種異樣的說不出的感動。
回首2008,雪災、地震、奧運,從驚天動地的自然災害到眾志成城的抗震救災到震撼人心的空前盛事,感動我們心靈的畫面有太多太多。而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最讓我為之動容的卻是: 奔忙在冰雪地震災害前線的志愿者唐山十三農民——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累死在救災前線的青年戰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豎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臨危不亂帶領群眾抗震救災的北川縣長經大忠——千鈞一發時,他振聾發聵,當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志們雙肩擔起一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職守,凸顯***人的本色; 冒著生命危險在救災前線搶險的消防隊員李隆——火場、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張藝謀奧運導演團隊——長卷舒展,活字跳躍;圣火激蕩,情感噴放。他們用人類共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那一夜,中國驚艷世界;
維護奧運圣火尊嚴的殘疾人火炬手金晶——那是光榮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圣和中國人的驕傲;
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點的藏族火炬手吉吉——白的雪,紅的火,刺骨的風,激蕩的心。鷹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喚讓她飛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綻放的雪蓮
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是他們讓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扎根懸崖小學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他們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照顧癱瘓女友34年的蘇州市民韓惠民——他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有比愛情更堅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偉的殿堂,34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發,不變的是真情。
20xx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忍、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這就是《感動中國》特別獎的獲得者——中國人!
是的,真正的感動,的確傷神,可是它補心,并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么多人,有尊嚴、有質量、有愛心的活著的時候,你,也就多了幾分向前走的勇氣。
也許我們身為一名醫護工作者,無力是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患者多考慮些,為集體多做些,為家庭多付出些,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一個被患者愛戴的人。這樣我們就會作為一名特別獎的獲得者之一——中國人,將那塊獎杯高高舉在自己的頭頂。
相信,看完《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目標清晰而身心輕松;又會有一種不可推卸的義務感,走路的腳也更堅定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有“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還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既可以支撐自己,同時也可以救治更多的人。 這,正是一種感動的力量……
過去的08年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有悲傷有喜慶,然而帶線給我們最大的悲傷莫過于失去親人的痛苦,天寒地動的天災讓我們這一代人深刻體會到失去親人那種切膚的痛,也讓長在紅旗下,不曾受過什么苦難與挫折的我們真正體會到了天災的無情與人民力量團結
的偉大;最大的喜慶或者說是自豪莫過于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神七的升空和中國人的太空漫步都讓我們深深感受到祖國的偉大,人民力量的偉大和身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平凡的我們都是在做原本的看我,然而就是這本來的我們也是不平靜的,我們雖然沒有親身參與每件感動中國的事情,但也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參與與響應。; 坎坷起伏的08年終于過去了,但愿所有不幸的事情都不再發生,迎來一個真正,名符其實的牛年!我們的國家和我們自己都有一個吉祥的紅牛年!
20xx年2月17日晚,我看完了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感動中國》節目。爾后感慨萬千,一個人久久的沉醉在一位位感動千萬人而受千萬人感動的平凡偉人的旋律里!
陳曉蘭,上海一家地段醫院曾經的醫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堅守醫德;既然救死扶傷,良知遠比醫技重要。近十年時間里,她毅然揭露多達二十種假劣醫療器械及背后的種種傷天害理之舉,歷經磨難和打擊而不悔。
謝延信,河南焦作一名普通礦工,他以三十三年的忠貞與孝心侍奉亡妻家人,鑄就了一個大孝至愛、感天撼地的“上門女婿”。猶如一匹老馬,他雖無緣馳騁千里,卻一步步攀上了善良的峰頂。 胡鴻烈和鐘期榮,一對均已八十九歲高齡的夫婦,聚財有道,本可錦衣玉食,有感于許多年輕人無錢上大學,遂兼濟天下,散盡一生家財,創辦香港樹仁大學,培養人才數以萬計。胡鴻烈夫婦在投身教育事業的同時令自身成為教育界的楷模。
還有羅映珍、李劍英、李麗、孟祥斌……感動我們,因而感動中國的,是他們或樸實無華,或艱難執著,或驚天動地,或自強自愛的生命歷程;是他們對孝道、對愛情、對誠信的樸素詮釋;是他們因人而異,卻共同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他們身上所散發的無窮人格魅力。
在他們身上,國人又一次體會著什么叫精神力量,什么叫理想信念,什么叫道德操守,什么叫不惜犧牲,什么叫無私無畏,什么叫執著追求,什么叫甘為人梯,什么叫大愛無言。
這些年里,尤其是近兩年間,“感動中國”開始由國家層面走向地方層面,從“感動中國”到“感動山東”、“感動浙江”,再到感動某市、某縣乃至某鎮,“年度感動人物”評選表彰正成為各地精神文明創建和社會道德教化的一個載體?晌覀円膊坏貌恢赋,為各地評選出的“年度感動人物”所感動的國人,若以年齡作劃分,則更多系四十歲以上年齡段的人群;就是在這個群體中,有些人之所以被感動,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感動”重新觸動了他們的“懷舊情懷”。也就是說,他們為“年度感動人物”所感動,更多屬于為感動而感動———一種作為看客的感動,而不是緣自于親歷親為創造感動的一份自我激勵。
“感動中國”的頒獎現場,觀眾一次次淚流滿面;我們相信,收看電視轉播的觀眾中,也一定有無數人熱淚盈眶。愿“感動中國”人物評選能觸動更多國人的情感,震撼更多國人的心靈,喚起更多國人做“感動”的參與者。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迫切需要修復和耕耘好自己的精神家園。
+ 更多類似范文┣ 感動中國觀后感 10300字
┣ 感動中國觀后感 1800字
┣ 更多2012感動中國觀后感
┗ 搜索類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