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學術道德規范與知識產權概論》心得體會
兩次課的《學術道德規范與知識產權概論》這門課的學習剛剛結束。我對這門課的學習有許多心得體會。
首先,這門課使我更深刻的意識到對于一個剛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具備良好的學術道德與知識產權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是科學研究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倫理和規范,是保證學術正常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積累和創新的根本保障。探究真理,追求卓越,是歷史賦予西工大人的使命;消除贗品,拒絕平庸,是傳統賦予西工大人的責任。恪守學術道德,遵守學術規范是對每個西工大人的基本要求。 當前,在高等學校的學術活動中,部分地存在著道德失準,行為失范的問題。一些學者違背學術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濫造;或媚于世俗,熱衷炒作;更有甚者,喪失學術道德,以抄襲剽竊為手段換取一時之名利。這些行為和現象如不加以制約,將嚴重污染學術環境,影響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進而影響社會發展和民族創新能力。 而制約這一現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培養學者良好的學術道德修養。
知識產權在當今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它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調動了人們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和文學藝術作品創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智力成果的推廣應用和傳播提供了法律機制,為智力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運用到生產建設上去,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國際經濟技術貿易和文化藝術的交流提供了法律準則,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發展;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作為現代民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完善我國法律體系,建設法治國家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學習知識產權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次,這門課使我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知識產權知識。知識產權是指對智力勞動成果依法所享有的占有、使用、處分和收益的權利。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有些重大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也遠遠高于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
知識產權有兩類:一類是版權,另一類是工業產權。 版權是指著作權人對其文學作品享有的署名、發表、使用以及許可他人使用和獲得報酬等的權利; 工業產權則是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源名稱或原產地名稱等的獨占權利。 按照內容組成, 知識產權由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部分構成,也稱之為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有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兩類。所謂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離,是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等,即為精神權利; 所謂財產權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認以后,權利人可利用這些智力成果取得報酬或者得到獎勵的權利,這種權利也稱之為經濟權利。
知識產權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知識產權的獨占性,即只有權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經權利人許可不得行使其權利。二是知識產權的對象是人的智力的創造,屬于“智力成果權”,它是指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領域從事一切智力活動而創造的精神財富依法所享有的權利。三是知識產權取得的利益既有經濟性質的也有非經濟性的。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不可分。四是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和時間性,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是指即除簽有國際公約或雙力、多邊協定外,依一國法律取得的權利只能在該國境內有效,受該國法律保護;識產權的時間性,是指各國法律對知識產權分別規定了一定期限,期滿后則權利自動終止。
在知識產權學習中最有收獲的就是專利權了。專利權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后,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根據我國專利法,發明創造有三種類型,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發明必須是一種技術方案,是發明人將自然規律在特定技術領域進行運用和結合的結果,而不是自然規律本身,因而科學發現不屬于發明范疇。同時,發明通常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智力成果,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領域的成果也不能構成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專利只保護產品。該產品應當是經過工業方法制造的、占據一定空間的實體。一切有關方法(包括產品的用途)以及未經人工制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屬于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客體。上述方法包括產品的制造方法、使用方法、通訊方法、處理方法、計算機程序以及將產品用于特定用途等。
外觀設計又稱為工業產品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相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被授予專利權后,專利權人對該項發明創造擁有獨占權,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專利權被授予后,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
專利法不予保護的對象主要包括: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科學發現,它是指對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現象、變化過程及其特性和規律的揭示?茖W理論是對自然界認識的總結,是更為廣義的
發現。它們都屬于人們認識的延伸。這些被認識的物質、現象、過程、特性和規律不同于改造客觀世界的技術方案,不是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創造,因此不能被授予專利權;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智力活動僅是指導人們對信息進行思維、識別、判斷和記憶的規則和方法,由于其沒有采用技術手段或者利用自然法則,也未解決技術問題和產生技術效果,因而不構成技術方案;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條件包括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等;外觀設計專利的授權條件包括新穎性,實用性,富有美感,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等等。
專利申請的原則包括:形式法定原則,申請專利的各種手續,都應當以書面形式或者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規定的其他形式辦理。單一性原則。是指一件專利申請只能限于一項發明創造;先申請原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給最先申請的人。
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以及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等文件,并且應當寫明使用該外觀設計的產品及其所屬的類別。專利局收到專利申請文件之日為申請日。如果申請文件是郵寄的,以寄出的郵戳日為申請日。 申請人享有優先權的,優先權日視為申請日。
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對在宣告專利權無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執行的專利侵權的判決、裁定,已經履行或者強制執行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以及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如果依照上述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專利權轉讓人不向被許可實施專利人或者專利權受讓人返還專利使用費或者專利權轉讓費,明顯違反公平原則,專利權人或者專利權轉讓人應當向被許可實施專利人或者專利權受讓人返還全部或者部分專利使用費或者專利權轉讓費。
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xx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xx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專利權期限屆滿后,專利權終止。專利權期限屆滿前,專利權人可以書面聲明放棄專利權。
《學術道德規范與知識產權概論》是一門非常實用的課程,它教育我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時刻以良好的學術道德約束自己,尊重學術,同時又教育我們學會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在智力勞動成果上的權利。
第二篇:知識產權學習心得體會 1600字
知識產權課程論文
授課老師:孟繁超
論文名稱:知識產權學習心得體會
041030433
陳昌宇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20xx-10
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知識產權原理與制度新論》的課程就要結束了,在學習該課程的過程中,作為一名工科專業的本科生,我認識到了學習該課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對知識產權有關方面的知識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特別是對書本中的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的知識有著自己的體會與感想。
在沒有學習《知識產權原理與制度新論》之前,我對專利也有自己的認識,但那種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充滿不確定性的、甚至是錯誤的。例如,那時候,我根本沒有認識到專利權人還有自己的義務。學習知識產權之后,我對專利有了重新的認識,從專利的主體、專利的申請與審批、專利權的內容和對專利權的限制等方面都有了比較具體的認識。作為一名工科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學習專利方面 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有關資料表明,隨著知識對生產的作用不斷增大,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也不斷增多,國家也在不斷地完善 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保護人們的智力成果以及規范市場秩序。同時大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科創成果也不斷增多,他們的正當權利受到不法侵犯的案件也不斷增多,由于缺乏必要的專利知識,很多人有了好的創意、發明了好的東西卻不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成果,導致自己的成果被剽竊,辛辛苦苦努力的成果卻拱手送給了別人,這不但對自己是一種痛苦的打擊,對整個學術界都是一種打擊。學習了專利方面的知識以后,在創作活動中如果有了自己的成果,就可以按相關的申請程序去申請屬于自己的專利,同時也可以明白自己的義務以便于履行。
通過學習《知識產權與制度新論》之后,另一個對我印象比較深的認識是商標。
商標是指商品的生產者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在自己生產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項目上所使用的,由特定文字、圖形、字母、數字等或者組合所構成的具有顯著特征和便于識別的可視性標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商標,商標幾乎是無處不在,卻又經常不太注意商標,其實圍
繞著商標而發生的故事是很多的,在日常的報紙、新聞以及法院的卷宗中只要我們可以去尋找,總可以找到有關商標的新聞、案件?梢哉f,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商標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之所以說熟悉是因為其無處不在、幾乎隨處可見,之所以說陌生是因為除了知道某某東西是商標之外,我幾乎對商標一竅不通,更別提商標權是如何取得和撤銷、商標是如何轉讓和使用許可,也不懂商標權的保護。通過學習本課程之后,我終于對商標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原來小小的文字、圖形、字母等圖標之后也有著它自己的故事。常聽說,商場如戰場,在茫茫商海之中,商人逐利乃其本性,市場需要道德但不能寄希望于道德,市場更需要的是法律法規的約束與規范,從各種商標的搶奪戰之中就可見一斑。學習商標方面的知識對于我們來說也是很有必要的,這種必要性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一:大學生對于保護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智力成果成果的需要與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缺乏的矛盾;二:大學生智力成果的增多與侵犯智力成果案件頻發的矛盾;三:提高公民法律意識的需要。
通過學習本課程,我認為著作權方面的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很有學習的必要。著作權是知識產權里面的內容,也稱為版權,其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別。狹義的著作權指作品創造者的權利,是指作者依法享有的對其創作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廣義的著作權除了狹義著作權以外,還包括藝術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和廣播電視制作者依法享有的權利。
我之前根本沒有過多地關注有關著作權的事,我一度認為著作權是離我非常遙遠的事情,我既沒有才華著書立說更沒有什么事跡可以讓別人為我著書立傳,雖然現在著作權依然離我非常遙遠,但進了大學,學了這個專業之后,學習著作權的相關知識卻變得有了意義,而且顯得比較有必要了,對于我來說,因為我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以后從事軟件工作的可能性比較大,現在計算機軟件業的盜版情況也是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有利于提高保護自己的著作權的能力。
《知識產權原理與制度新論》雖然不是專業課程,但這門課程確實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我覺得每個理工科的大學生都有必要去好好學習。
+ 更多類似范文┣ 學術素養概論心得體會 8000字
┣ 學習電子商務心得體會 5700字
┣ 學習電子商務心得體會 2000字
┣ 更多知識產權心得體會
┗ 搜索類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