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觀后感
最初和好友聊到最近上映的很多電影時,我說我不忍心去看《最愛》,那是個在那么壓抑那么絕望下的撕心裂肺的感情,包括愛情,是我所無法承受的。還是去看《不再讓你孤單》吧, 因為片名看著溫暖。但還是陰錯陽差地先看了《最愛》。
因為看過電影簡介,加上電影開頭的旁白,我便已經做好了傷感的基調來看這部電影,但是當看著那個類似神曲《忐忑》的夸張的表情在唱二胡,我笑了,但是聽 到第二句,第三句時,我的笑容僵在那里了,我聽到了那歌聲每一字每一句都的背后都滲透著那種強悍的力量,而那些表情不再是夸張或者喜劇似地賣弄。 我不知道那是身處那種境況下的那份看開與豁達,還是面對絕望的撕心裂肺,是抗爭,是希望,還是僅僅是自欺欺人?而這點在這之后的有無治療熱癥的新藥的這段 劇情中更加展現得淋漓盡致。突然一瞬間,唱二胡的二騷爺爺倒下去了,熱癥病人會在一瞬間說倒下就倒下,說沒有就沒有。但是面對這個,村民們表現的那種平靜 與淡定讓我很詫異,正是他們這樣的平靜,讓我感覺更加悲涼,那是怎樣的一種絕望過后的平靜與安詳?若不是悲慟催心,淚怎無聲?
看著他們在近乎封閉的學校里很認真的生活,很正常的生活,讓我近乎忘記那都是注定會終結的人們。但是他們都知道熱癥等于死亡,他們知道沒有任何藥物能夠 治療,沒有人能正在幫助他們。他們沒有反抗,沒有抱怨,他們知道反抗抱怨沒有任何作用,他們接受了現實,也坦然面對了生命。所以整部影片看下來,我沒有看 到面對死亡的恐慌與混亂。他們只是認真地在走這段生命之路,等著生命的完結。而更是這種平鋪直敘的表現方式,讓我感到窒息,讓我看到更深的絕望,抑或說是 到達絕望之頂了之后,人的心反而靜了,反而會去相信希望了。即使最后終將直面黑暗,但終于相信黑暗之外仍有希望,在我心中依舊會有一絲欣慰。而關鍵就在于 這個“相信”。讓我的情緒在絕望和希望間游走。
蔣雯麗飾演的糧房姐頭在追著偷吃她糧食的母豬滿街跑 時,生命在那一刻停止了,那樣歡樂的鏡頭就靜止了生命。王寶強為糧房姐送葬時,大嘴舉著自己愛不釋手的擴音喇叭說,“喇叭沒電了,我也快沒電了!比缓笏 笑著跑開,而這一離開就是永遠。雖然電影的開頭我就知道,艾滋真的等于死亡,他們的最終結局都是死亡,即便我做好了十二分的心理準備,但是那一剎那,我還 是慌了神。。。。。在看到這里的時候,我當時只是覺得生命不可預測與虛無。但是現在我在整理思路在整理的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其實我們大家都一樣, 所有人的人生和他們都一樣。我們也都知道每個人的最終結局都是死亡,這個在我們出生那一刻就知道,生命都將終結。只是不知道會是在哪一個時刻,會歷經過哪 一些美好與悲傷,只是不知道會遇見了誰,會錯過誰,會與誰走到最后的最后。 雖然我們都知道最終我的生命都是會走向消亡的,但是此時此刻走出電影的我們不也一樣認真地生活,而并沒有因為我們知道每個人最終都會走向死亡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