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二 土壤分析樣品制備 實驗報告
實驗地點:生地樓 實驗時間:
實驗人:
一:目的要求
了解土壤分析樣品的制備意義
掌握土壤分析樣品的制備過程和方法
土壤分析樣品的保存
二:實驗原理
1. 制備土壤分析樣品的意義
從野外采集來的土壤分析樣品,都需要及時經過一個嚴格的制備過程——風干,挑揀,研磨,過篩和裝瓶,方能進行室內實驗。因為每個分析項目都要求一定的粒級標準,否則,分析結果就難以相互比較,檢驗和應用。所以,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基礎準備工作。
2. 樣品制備目的
(1) 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體(如植物殘茬、昆蟲、石塊等)和新生體(如鐵錳結核和石
灰結核等),出去非土壤的組成部分;
(2) 適當研磨,充分混勻,使分析時所稱取的少量樣品具有較高的代表性,以減少稱樣
誤差;
(3) 全量分析項目,樣品需要細磨,以使分解樣品的反應能夠完全和徹底;
(4) 使樣品可以長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動而霉壞。
三:實驗儀器
平木板,搟土棍,研缽,銅篩,鑷子,天平,廣口瓶,塑料薄膜(或代用器)。
四:操作步驟
1. 土樣的風干過程
從野外采來土樣后,應盡快風干,以免發霉變質,影響測定結果。風干應在干凈,陰涼和同分的房間中進行。首先把土樣平攤在牛皮紙上,將土塊揉碎。風干過程中要揀出動植物殘體和非土壤形成物質,同時要繼續翻動和揉碎土塊,土樣要避免酸,堿和不潔氣體,灰塵等污染。
2. 取風干土樣
在平木板上將土樣均勻攤開后,用四分法取土樣約200-300g,用木制搟土棍反復搟碎,繼續研磨。
3. 過篩
(1) 通過10號篩(2mm):將搟碎土樣過篩,對不能過篩的的土樣研磨后,再過篩,反
復進行,直至全部過篩為止。土樣中若有礫石,新生體等土壤組成物質,需挑出稱重,計算出占土樣總重量的百分數。稱重后裝瓶。
(2) 通過18號篩(1mm):取通過10號篩的土樣,經過研磨,使其全部通過18號篩,
…… …… 余下全文